九游(9Game)官方网站-体育竞技领航者

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有哪些-九游体育官方网站唯一入口
九游体育官方网站唯一入口
九游体育官方网站唯一入口

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有哪些

  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涵盖导弹、运载火箭、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

  1960年11月5日,9点02分,中国仿制仿制苏联P-2型导弹的第一枚1059/东风一号液体近程地对地弹道导弹发射成功。

  2019年10月1日,东风四一号固体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亮相。

  此外,还有东风-11、东风-15、东风-17、东风-26等固体地对地弹道导弹。

  1982年10月12日,中国031型长城200号常规动力潜艇水下发射第一型固体弹道导弹、第一型潜射导弹巨浪一号成功。

  1988年9月27日,中国09II型406号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巨浪一号固体潜对地弹道导弹成功。

  2008年5月29日,中国031型长城200号常规动力潜艇水下发射巨浪二号固体潜对地弹道导弹成功。

  2013年12月22日,中国09IV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巨浪二号固体潜对地弹道导弹成功。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

  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颗微小卫星,其中包括开拓一号A星、浙大皮星二号A、浙大皮星二号B、紫丁香二号、纳星二号、紫荆一号、空间实验一号、天拓三号6颗、DCBB立方星、希望二号6颗。

  2015年9月25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浦江一号、天网一号A、天网一号B、天网一号C共4颗卫星。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托举远征一号甲上面级将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遨龙一号、天鸽一号飞行器、天鸽二号飞行器、在轨加注实验装置、翱翔之星送入预定轨道。

  2019年6月5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海上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A卫星、捕风一号A卫星、捕风一号B卫星、潇湘一号04星、天启3号、中电网通一号A星、中电网通一号B星共7颗卫星。

  2020年12月22日,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新技术试验七号、海丝一号、元光号、天启8号、智星一号A星共5颗卫星。

  2024年11月30日,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03星。

  1981年9月20日,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共3颗卫星,“一箭三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广播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1984年4月8日,中国首颗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

  1997年5月12日,东方红三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中国第一颗采用三轴稳定技术的同步卫星。

  2010年9月5日,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的鑫诺六号通信广播卫星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定点成功后更名为中星6A。

  2019年12月27日,采用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的实践二十号卫星由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1971年3月3日,中国第二颗人造卫星实践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1981年9月20日,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共3颗卫星由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06年9月9日, 实践八号返回式育种卫星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06年9月24日回收舱返回,留轨舱进行3天留轨试验。

  2016年4月6日,中国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16年4月18日成功返回。

  2024年9月27日,中国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4年10月11日成功回收。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普查照相卫星尖兵一号(返回式一号)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1975年11月29日,返回舱成功回收。

  返回式一号卫星FSW-0系列中除了1974年11月5日FSW-0-0因长征二号火箭发射失败未能入轨外,FSW-0-1至FSW-0-9都成功发射与回收。

  1987年9月9日,返回式摄影测绘卫星尖兵一号甲(返回式一号甲)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1987年9月17日,返回舱成功回收。

  返回式一号甲卫星FSW-1系列中除了1993年10月8日发射的FSW-1-5因返回制动前调姿出错进入更高轨道外,FSW-1-1至FSW-1-4都成功发射与回收。

  1992年8月9日,返回式普查照相卫星尖兵二号(返回式二号)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1992年8月25日,返回舱成功回收。

  返回式二号卫星FSW-2系列中的FSW-2-1至FSW-2-3都成功发射与回收。

  2003年11月3日,返回式摄影测绘卫星尖兵三号(返回式三号)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后返回舱成功回收。

  2004年8月29日,返回式普查照相卫星尖兵四号(返回式四号)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后返回舱成功回收。

  返回式四号卫星FSW-4系列中的FSW-4-1与FSW-4-2都成功发射与回收。

  1988年9月7日,中国第一颗准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由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1997年6月10日,中国第一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A星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08年5月27日,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6年12月11日,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1999年10月14日,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一颗数字传输对地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01星(CBERS-01)发射成功。

  2000年9月1日,中国自行研制的数字传输对地遥感卫星资源二号 (ZY-2)01星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1年12月22日,国土资源普查业务卫星资源一号 (ZY-1)02C星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2年1月9日,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ZY-3)01星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9年9月12日,高光谱业务卫星资源一号 (ZY-1)02D星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00年10月30日,中国第一颗导航卫星北斗一号A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0年7月31日,北斗二号IGSO-1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2年,中国完成完成北斗二号14颗卫星组网(5GEO+5IGSO+4MEO),覆盖亚太地区,定位精度为10米。

  2015年3月30日,北斗三号IGSO-1S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5年7月25日,北斗三号MEO-1S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0年,中国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定位精度为厘米级,与GPS、GLONASS、伽利略并列全球四大导航系统。

  2002年5月15日,中国第一颗海洋水色水温监测卫星海洋一号A星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1年8月15日,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A星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3年11月16日,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海洋三号01星由长征二号丙基础级和远征一号S上面级组成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4年11月14日,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海洋四号01星由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06年4月27日,中国第一颗微波遥感卫星遥感卫星一号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4年10月23日,遥感四十三号03组卫星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08年9月6日,环境一号A/B星(HJ-1A/B)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HJ-1A星搭载了CCD相机和超光谱成像仪(HSI),HJ-1B星搭载了CCD相机和红外相机(IRS)。

  2012年11月19日,中国首颗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环境一号C星(HJ-1C)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3年4月26日,中国第一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高分一号01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4年8月19日,中国首颗亚米级光学卫星高分二号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突破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实现全色0.8米分辨率。

  2015年12月29日,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高分四号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50米分辨率。

  2016年8月10日,中国低地九游体育网站入口球轨道上第一颗大尺寸大翼展卫星高分三号首星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C波段SAR雷达1米分辨率,具备12种成像模式,可穿透云层全天候观测。

  2018年5月9日,世界上第一颗同时对陆地和大气进行综合观测的卫星高分五号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8年6月2日,高分六号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配置2米全色/8米多光谱高分辨率相机、16米多光谱中分辨率宽幅相机。

  2019年11月3日,高分七号卫星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搭载两线阵立体相机、两波束激光测高仪。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正样无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搭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08年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搭载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不载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2012年6月16日,中国第四艘载人飞船神舟九号搭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进驻空间实验室。

  2016年9月15日,中国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7年4月20日,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此后,天舟系列货运飞船源源不断。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1年6月17日,载人飞船神舟十二号搭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

  2022年7月24日,中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2年10月31日,中国空间站第二个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九游体育网站入口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在丰富海区域完成受控撞月。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10年10月6日,嫦娥二号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2011年6月9日,嫦娥二号正式飞离月球,前往日地拉格朗日L2点,开启中国深空探测的新征程。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着陆月面,着陆器和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分离;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互拍;2013年12月23日,玉兔号月球车开始勘测工作。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号完成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预选区着陆,着陆器和巡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分离;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互拍。

  2020年11月24日,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0年11月28日,嫦娥五号进入环月轨道飞行;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2020年12月2日,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1731克着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2024年5月3日,月球探测器嫦娥六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月背预选着陆区;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1935.3克着陆。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与火星交会,成功实施捕获制动进入环绕火星轨道;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在火星表面成功实现软着陆;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