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体育官网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一层8号展厅,由中国科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星河引航 功勋永耀——陆元九‘七一勋章’专题展”正在展出,展览从7月持续到10月。在图文、视频和实物之间,“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故事徐徐铺展。
在开展仪式上,受邀来到现场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分享了一则往事。
多年前,包为民负责某型号装备的研制。在测试过程中,该型号的仪表精度始终达不到要求。于是,研制团队向陆元九汇报了情况。陆元九提出,把测试数据打印出来。很快,厚厚一摞测试数据被送到陆元九面前。
陆元九拿出坐标纸,细致地标定所有测试数据。数据一个个被连起来形成曲线。曲线并不平滑,有的地方冒出“尖儿”,有的地方出现“坑儿”,形成一个个“毛刺”。在陆元九的指导下,研制团队认真研究细节并发现问题所在,最终为我国装备研制作出贡献。包为民说:“陆先生当时教导我们,要学会从这些‘毛刺’中找到问题所在。”
陆元九生前写过这样一段话:对试验数据要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从而获得所研制设备的实际性能和存在问题;亦要认真对待试验中出现的一切可疑现象,这可能蕴含着尚未被认识的内容。
“陆先生严谨治学的作风,在航天领域是出了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王巍说,“陆先生看学生的论文、学术报告非常细致。无论是标题格式、有效数字,还是英文拼写等,只要发现3个以上错误,就会退回去。”
对航天事业而言,严谨细致至关重要。陆元九严格自我要求,工作中容不得半点儿差错。他有句话被广为引用,“对上天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0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
陆元九始终秉持追求卓越、质量至上的原则。20世纪90年代,他在航天重大故障分析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
1996年2月,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失利,76岁的陆元九临危受命,出任故障调查委员会顾问。在长达半年多的故障调查审查过程中,陆元九深入研制一线,跟踪试验现场,研读试验数据,连续数个昼夜紧张工作。最终,故障得以准确定位,失效机理也得到清晰分析。
在“长征”火箭商业化发展初期,陆元九多次把关项目技术标准和可靠性验证,推动国产惯性导航等核心产品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助力“长征”系列火箭等走向国际市场。
陆元九早年出国留学,新中国成立初期突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是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创造性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为“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作出杰出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主播陈某某、郑某某、莫某某、文某某、吴某某,被公安约谈
43岁贾玲罕见露面又瘦了,参加活动状态绝佳美出新高度,称自己是非常喜欢和擅长运动的人,此前频繁被传复胖
苹果公司起诉美国小型连锁影院Apple Cinemas,指对方“傍名牌”
Meta 雷朋联名智能眼镜销量今年激增 300%,第三代产品 10 月发售
超1000尼特亮度!微星QD-OLED显示器将推送EOTF Boost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