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体育官方平台中国日报7月5日电(记者 赵磊)今年,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六院58台发动机护航“神十六乘组”会师“天宫”。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75次发射。
中国日报5月30日电(记者 赵磊)今天上午,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托举着载有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出征。这也是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全系列动力,第11次全程护航中国航天员筑梦苍穹。
2月22日上午,六院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六院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贾永刚同志任六院院长,免去刘文军同志六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免去赵勇同志六院副院长,免去王福军同志六院资深专务。
60年来,从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高速发展,再到追求卓越、超越领跑的蹒跚、跋涉、腾飞、超越之路,六院创造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10余项“第一”,实现了全应用领域各种战略、战术、宇航用固体动力产品型谱和体系并举,实现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大跨越,助推一枚枚倚天长剑横空出世、仰天长啸,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爱国奉献的历史壮歌。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首次实现液氧煤油发动机工艺验收试车一日三试
中国日报1月20日电(记者 赵磊)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19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抱龙峪试验区首次实现液氧煤油发动机工艺验收试车一日三试,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主动力发动机适应批产交付的试验验证能力再获提升,有力支撑更高频次的发射任务。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携19项氢能技术成果亮相中国(西部)氢能大会】财联社9月30日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近日,中国(西部)氢能大会于陕西榆林开幕。
中国日报4月22日电(记者 赵磊)今天,在第八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主办的商业航天发动机产品推介会在西安航天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刘苏雅2月23日,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自主研制的8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在京进行了首次额定工况200秒长程试车,取得圆满成功。该型发动机由六院11所(京)研究设计,在101所三号台进行试车。
根据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公布的发展规划,该院将在2021年-2028年八年间陆续研制并生产九型火箭发动机,以此来满足未来我国各型运载火箭对不同规格发动机的需求。
中新社西安5月30日电 (记者 李纯)“火箭动力技术的跨越发展带来了航天科技的重大进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六院)数字化副总师陈宏玉看来,航天液体动力是运载火箭等各类航天器的基础与保障,更是航天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日,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公布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包含科学精神、工业文化、美丽中国等7个专题。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托举着载有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胜利出征。此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将迎来第三批轮换航天员乘组,标志着属于中国人的“航天强国梦”正加速推进。
神十六成功发射·陕西力量丨六院58台发动机 护航“神十六”乘组会师“天宫”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托举着载有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出征。这是2023年空间站工程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铜川市委书记李九红一行到航天六院165所宇航新动力铜川试验中心建设现场调研
12月14日,铜川市委书记李九红一行到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宇航新动力铜川试验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在航天六院院长王万军陪同下察看项目建设情况,并听取六院165所有关情况的专题汇报。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也是火箭研制过程中最为复杂的分系统之一,发动机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火箭能够飞多远。目前随着我国商业航天发射数量的增加,商业运载火箭对发动机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5月30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中国宇航新动力铜川试验中心亚洲最大推力试车台,2号工位考台试车圆满成功。这是继4月24日,1号工位考台试车圆满成功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该院亚洲最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双工位,均已形成基础承载推力700吨的试验能力。